這篇的主題應該是什麼呢
是「活到老學到老」呢?還是「不向逆境低頭」呢?還是「事情發生了,總有辦法解決」呢
這桌上一大疊展開來給你們看的是什麼?告訴你們,是唐詩三百首
用抄的!神經病呀!幹嘛要用抄的呢
明明我就擁有這麼一本完整的唐詩三百首的書,為什麼還要抄呢
而且還抄這樣抖大的字? 這是約十幾二十年前的事
我從小到現在總會為自己找到消磨閒暇時光的方法:寫歌、寫回憶、編毛線毯、畫畫、作代工....
這些都是要費很多時間的,也都是要用眼睛的
沒想到,那時候眼力逐漸模糊,想是老花了,不得不向現實低頭,儘量少用眼睛
但時間還是要消磨掉呀,不用眼睛的消磨法,除了聽收音機以外,還能幹什麼
冥想?我總不能一天到晚冥想,於是決定背東西
那時什麼都背,背國旗、背日文、背地圖國家,背歷史朝代、背英文單字、背三字經、背歌曲...
看的機會少了,其他時間都用背的
而背誦唐詩三百首也是其中一項
這一項可就工程浩大了,而且容易搞混,那些詩,寫景、寫心思,大同小異
總是背到這首連到那首去了,再翻書去找去看,字又太小,好傷眼力
於是我把它們抄了下來,用三B最黑最粗體的那種鉛筆,寫抖大的字
用正楷〈我自小寫字是用拖拉的最草的草寫體,別人都看不懂的〉
但這兒不能草了,為了一目了然,為了容易看,也不得不一筆一劃的寫
所以我在這上面投注了很多很多的時間,在學校做學生都沒有這麼用功過
那段時間,我除了用嘴吃飯,就是用腦子吞唐詩
吞吞吞,吞到後來消化不良,漸漸擱置了下來
這麼大一疊的手抄本,也插在書櫃裡,幾乎忘了它
如今再拿出來看,好佩服自己那時的毅力
可是!可是!我花了多少晝夜背的唐詩呢?在腦子的哪一個角落呀!它們還在嗎
已經被推擠到只剩殘缺的零星的了呀!可悲的記憶力!
現在我把每張展開來讀一讀,還是很順,但卻幾乎沒一條背得起來了
你看,上面的兩張,是長恨歌和琵琶行,落落長的兩首,當年可以一口氣背完的呢
我若是過目不忘,我若是像電腦一樣,記了就存檔永不會掉
那我現在應該是博學之士啦
媽媽給我生了個忘性大的糟腦子,什麼都裝不到腦中去,裝了也裝不久
才搞得現在像個無知無識的白癡,我其實是很好學的,唉!不禁悲從中來!
〈後來眼睛開了刀,好多了,不過我現在還是儘量少用眼睛,不看書不看報
電腦因為螢幕是亮的,看得清楚,不傷眼睛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