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烈祠,位於大直圓山飯店旁,背山面基隆河,建于1969年
主建築仿北京故宮太和殿,四周有大片青草地
祠內供奉革命烈士及抗日戰爭、國共戰爭的三十三萬犧牲將士官兵
烈士的牌位供奉在大殿四面牆上,有遺照及英雄事跡
每年春秋兩季,總統率領文武百官來此致祭
訪華友邦元首政要,也常會來獻花致敬
忠烈祠大門牌樓上,由內往外書有「萬古流芳」「忠義千秋」
由外往內書有「成仁取義」
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
3月29日〈青年節〉及9月3日〈軍人節〉開放半天
前一天的3月28日及9月2日不開放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139號
電話:〈02〉2885-4162
每一小時會有一場衛兵交接儀式,這是在大門口站衛兵的阿兵哥,即將等著交接
站衛兵的是三軍儀隊,有白色軍服的海軍,綠色陸軍,藍色空軍
每整點之前,人潮就開始在門口聚集,可近距離和衛兵拍照
很多觀光客都在那兒與站崗的衛兵合照
衛兵儀隊交接時間:第一場,每日上午九時,每整點交接一次
但最後一場是16:40
在交接前約五分鐘左右,
要交接的衛兵,先在大門口作一個交兵儀式,再開始耍花槍表演
之後就正步往主祠方向邁步列隊走去,約二百公尺,在中央廣場中段停下來表演耍槍
遊客圍在四周拍照
到達主殿,正在交接換班,也是儀式繁複
在主祠換崗完成交接儀式後,換下來的衛兵列隊走下來,再正步走向大門口
中間仍沿路作表演,才算完成儀式,這樣整套表演約二十分鐘
很不可思議的是,他們表演的動作與動作之間常會停頓約半分鐘,之後又同時開始下一個動作
特別注意到他們並未有一位下令喊起動的主導者,或發出聲響領導動作
為何能夠同時精確的開始?是在心中默默計算秒數嗎〈有哪位參與表演的來為我解釋嗎〉
換上來的衛兵,這樣畢直站立,目不斜視,僵硬像木頭人
不過只要在這裡站不到一小時,之後就又換班了,也算輕鬆吧
衛兵不能動,會有著西裝而不是穿軍服的憲兵來為站崗的弟兄用小毛巾擦汗,整理儀容
用噴水壺噴水霧降溫,捏軍服摺邊等,很溫馨的鏡頭
忠烈祠的衛兵交接,綠執政時曾取消過一陣子,現又恢復了
這是邊亭
這是左邊的主殿和右邊的烈士祠
雄偉的大門
忠烈祠雖每小時表演換班,吸引來大批川流不息的觀光客
卻停車位嚴重不足,只有大門外那一小方地,劃的幾個停車格可停
規劃的又都是給遊覽車停的大位,小型車就只好違法停在不是格子的地方東停西停
警衛人員大多寬容,開隻眼閉隻眼,他們也知遊客的苦衷
但還是要不時的執行一下交托的任務,到外面來「趕一趕」,所以車裡最好有坐人在守著
這時,就發動車子到附近繞一圈再回來,行禮如儀的裝一裝
很好笑ㄟ,為什麼不想想辦法解決這困擾車主已久的停車問題呢
有鑑於它是台北有名的觀光景點之一,要發展觀光就要多方考慮周全便利遊客才是!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後記:
這麼巧的,今天人數剛巧達到六個一:111111人次,被小寧子抓到了
我特地放到這一篇的後記裡,也算是有個象徵意義的
這就像忠烈祠的儀隊表演,六位畢挺的弟兄整齊的站立著
象徵儀隊精神第一,儀表第一,敬業第一,整齊第一。嚴格第一,紀律第一
他們是最好的表率,我把這個數目送給他們
〈右上角的「累計人數:111111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