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墉,1949年生,祖籍北京,是著名的演講家和作家,更是名畫家
1972年畢業於師大美術系,當過中視新聞播報員,1979年在紐約聖約望大學任教,指導中國畫
198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修藝術教育博士,之後一直從事繪畫寫作和演講,辦畫展,他的書一直在暢銷書的排行榜的前端
(這裡的照片皆借用自網路)
22歲在校時獲得師大藝術系展的國畫第一名,教育部長獎,之後他又屢次參加了世界各國的美展,皆獲得肯定和好評
後來他赴美深造,28歲為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,聖若望大學駐校藝術家等
這些都是他的畫集和著作,有中文的有英文的,著作銷行全世界
其中很多作品被國立歷史博物館,國父紀念館,中正紀念堂,甚至世界其他國家的美術館所珍藏
他的畫作也曾在蘇富比拍賣場獲得高價成交,也曾被選為拍賣目錄的封面
他的散文集"螢窗隨筆"極為大眾所喜愛,在封面為他題字的是張大千
他的畫作題材很廣泛,包括風景,靜物,花卉等都有
他的畫作了不得之外,文字作品也創作豐富,寫了無數本的書,大多是探討心靈方面的,都在排行榜的暢銷書上
這一幅名為"少帥禪園",是畫張學良與趙小姐多年來所幽居的北投禪園
他畫風景,有不少幅是畫的他小時候所居住過的地方的周圍環境,那些已經在現今消失了的過去的街道和老屋,例如台北新生南路的瑠公圳
1992年畫的"夜之華":花瓶和靜物
~~~~~~~~~~
他的父親在他九歲那年過世,小時他與父親感情深厚,父親對他的愛使他對這麼早就失去父親悲慟不已
而在他十三歲時,家中又大火,一切都燒光了,他與母親無家可歸,有兩年是搭個簡陋的草棚居住的
童年的遭遇對他來說,不只是父親的亡故和家裡發生火災
劉母其實是他的養母,在他三歲時就因原生家庭環境困難而將他給了劉家扶養,高中時他親生母親來家裡看他,以"乾媽"的身分,但後來還是向他坦白,啟開了身世之謎,其實在這之前,聰明的他早就從一些蛛絲馬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,劉母不講,他也不說出自己已經知道的事實,劉母對他太好,比生母還親,這個恩情他是報不完的
劉墉的妻子畢葳葳是在一次代表學校接受訪問時所認識的,他們婚後育有一兒一女,兒子和女兒相差十四歲,兒子劉軒也是才氣橫溢,有老爸之風,女兒的成績也很優秀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我寫劉墉,並不是想跟他攀什麼關係,我們只是與他生父母的姚家很熟,也看過他三歲前的樣子,而他的命運也差點就與我們連上了關係,在他展開劉家生活之前,幾乎就要來我們家成為一份子了,但姥姥最後終究放棄了擔起扶養他的責任,於是他就進了劉家,這每一步每一個關卡都是命運的安排
我只能說,他姓了劉是對的,才會有今天的成就和輝煌的名聲,感謝劉母的接納他,我幾乎可以保證,他若當年來的是我們家,絕對命運會不一樣,而如果他在原生家庭長大呢,我想~~那會同樣優秀,因為他幾個哥哥也都是有才氣的,智商高又帥氣挺拔 !
原本他母親就是因為家貧才想把他給個環境好的人家,過點好生活,哪知到了劉家又經祝融之災,父親又早早離開人世,更大的磨難加諸在他身上,磨難使他更堅強吧,而劉母也因有他的陪伴而一路上得到了很大的寬慰,這一切是不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呢
~~~~~~~~
一個人的成功與否,和他的成長環境有沒有直接的關係呢,我一直在思索著這個問題,如果當年母親逝世後的我,被送到孤兒院收留,今天的我會是怎樣的我,如果他不是劉家極力的栽培,劉母無私的疼愛,那今天的他也會這麼傑出嗎
也許,本性就是本性,在任何環境下都會走上同樣的前途,坦途或荊棘,都會走向同一個目的地,是這樣的嗎
留言列表